MBA101級/陳玫君、高郡璘採訪/高郡璘撰寫
兩岸簽訂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在高等教育共有165項交換學生計劃,拉近台灣與中國的校園距離。其中,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也於本學年度第2學期與中國人民大學相互提供交換學生名額,希望藉由學生實際交流,體會兩岸求學風氣與文化之不同。本篇報導將訪問中正企管碩二簡嘉慧與林修平,暢談至人大交流所見與台灣有何不同,而來自人大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班的李玉琪,也將分享至中正交換的生活。
多元發展、國際觀培養
中正企管課程多樣,其中又以「產(生產)、銷(配銷)、人(人資)、發(研發)、財(財務)」五管並重,並培養學生具國際視野的專業能力為目標;而人大文、法、商等多領域方面皆致力發展,更與歐、美、亞、非等近四十國各大院校進行頻繁交流。早在2004年12月,中正企管便與人大締結姊妹校,於每年春季提供一學期交換機會,希望透過彼此交流,增加學生對不同文化體認,及對國際化管理經營人才的培育。
交換動機大不同
李玉琪:「百聞不如一見」
來自人大人資所交換學生李玉琪 (陳玫君/攝) |
簡嘉慧:「提升自我,增加學習深度與廣度」
人大鄰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在中國一級學科學評估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等學科,獲得第一的排名。「是旁聽學習的最佳選擇,希冀能夠再次深化經管知識。」簡嘉慧表示,她抱持著開放的心,期望能在第一線觀察多元的經濟體與生活方式。
林修平:「玩樂中學習,預先累積人脈」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多元,林修平認為:「除了天天向上,認真學習之外,我一向秉持著企管系曾光華副教授提出『利用旅行體驗人生』的看法,出外走走,玩樂中學習,對見識亦有很大幫助。且人民大學商學院在中國高校(大學)排名第五,當然成為最佳選擇。」
交換準備
人大提供許多交換機會,加上申請皆有名額限制,李玉琦說:「雖然人大交換名單上有許多院校可做選擇,但因為申請交換的學生很多,競爭激烈,所以在平常的課業成績上必須顧及周全。」簡嘉慧建議:「如同求職準備一般,隨時豐富履歷,再努力獲得好的學術成績,最好附上推薦函,以及注意申請截止日。」另外,除了校內的申請作業流程,林修平也提醒:「可以提前修完畢業學分,論文和書面資料盡早準備,並做好相關資訊蒐集降低環境不確定性。」
深刻體會在他鄉
食
由於內地北方氣候較為寒冷,食物口味較重,以麵食為主,但李玉琪很適應台灣食物的調味,「只是會覺得嘉義這裡的食物口味甜甜的。」人大有東、西、中、北四大食堂,總共約可容納8500人,所提供的餐點一應俱全,簡嘉慧介紹:「其菜色全是內地美食,極為豐富,校外更有數不清的餐廳。」由於菜色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林修平則認為:「好不好吃、便不便宜是見仁見智。」人大校外生活機能也相當便利,有許多大型超市及連鎖店,提供聚餐好去處。簡嘉慧也分享: 「每在聚餐之餘,飯後就喜歡吃上一杯北京老酸奶、喝上一包酸牛奶或廣州涼茶王老吉。」
住
學校住宿是李玉琪覺得差異最大之處,她提到由於內地的省分距離皆遠,且校內學生人數眾多,宿舍不須抽籤並保證皆可住宿,一住就是四年,但也不能選擇住宿位置。
而令交換至人大的簡嘉慧最深刻的是「宿舍浴室沒有門,多數學生已習慣坦誠相見,但自己比較害羞,所以還是買了浴簾。」另外,人大除每周五、六之外,寢室晚上十一點即斷電,到隔日早上六點才復電。林修平對此則表示:「這些來之前要有心理準備,習慣就好了。」
行
李玉琪目前在台灣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她分享了上次購物經驗說到:「因尚未熟悉嘉義的地理環境,上次迷路還好有店家老闆願意帶她和朋友們回到中正。」李玉琪因此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尤其「商店店員會說『歡迎光臨』和『謝謝』」也讓她感到很有禮貌且特別!」
人大位於北京市鬧區,東門與西門各有地鐵站(捷運站)經過,不論路程遠近皆為人民幣2元,亦有許多公交車(公車)路線,每段路程為人民幣0.4元,以及滿街跑的出租車(計程車),出門遊玩十分便利。簡嘉慧表示:「2009年暑假曾至北京,2011年二月中再次來到這裡的我,再次見證到進步神速的硬體設備,譬如地鐵四號線的開通,舊地鐵站的內裝翻新等。」林修平對於人大的周遭環境則說:「套句大陸話:『還行兒!』」
兩岸教學異同
課程安排
李玉琪:「課程形式基本上沒有差別,但大陸一節課1.5至2.5小時,負荷會相對較重。」對於老師教學的認真態度,簡嘉慧也透漏「老師在未敲鐘前抵達教室,一敲鐘就開始上課。」林修平對此也感到印象深刻,因為「老師一分鐘都不浪費」讓他相當佩服。
學生特色
兩岸人口數目差異極大,普遍說法為內地學生由於人數眾多,競爭較激烈,但李玉琪認為「中正學生回答問題也滿直率的,會感覺很熱情、主動!」簡嘉慧就觀察到「人大老師會不時灌輸自己學校的學生是最優秀的,未來一定能成為箇中翹楚,不斷建立學生的信心。」而上課方式部分,人大也會使用投影片,學生作筆記,林修平認為比較不同的是在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大部份都是上課前10分鐘就都到齊,名氣大的老師,他們的課更是半小時之前就爆滿。
值得相互學習
對於比較兩岸學生的競爭力常可從各類報導得知,也因此容易產生先入為主的刻版印象。至目前為止,來到中正不滿一個月的李玉琦感受到其實台灣和大陸上課的情況都差不多,「而且台灣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也很強,較充滿創意!」」簡嘉慧:「雙方的學生一樣活潑,但中國學生對自己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信。」林修平提到:「中國的學生的確是比較用功對自己的要求也滿高的,這是台灣學生可以學習的地方。」
改變心態,接受挑戰
早在簽訂ECFA之前,就有許多機構舉辦兩岸交流,只是隨著政策的支持加乘,兩岸互動更加頻繁。李玉琪在來之前就對台灣事物就有所注意,例如台灣的廣告特別打動人心,資訊上也很豐富,所以她期許自己兼顧課業與活動外,會利用這學期的時間至台灣各地遊玩,想體驗不同的環境及文化。簡嘉慧則體悟到「不須區分你我來自何方,只要彼此優點值得學習,就能夠互相成長。」環境是動態的,將來會遇到什麼機會都是未知,對林修平而言,交換學生就是要體驗不一樣的東西,「克服困難的方法就是多聽,或是不恥下問。」
透過教育的基礎奠定,加上資訊的多元交流,也可藉由親身體驗,實際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以開拓視野,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勢必更顯精采與豐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