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行銷所 103/蔡俊戎
陽光普照,微風輕拂臉龐,低頭細數在嘉義的六年,對於嘉義這片土地雖不陌生但也說不上熟悉,認知中的嘉義是一個鄉村、中正大學更是被一大片鳳梨包圍著的鄉村,一談到風景時不外乎只想到阿里山、提及伴手禮則只有是福義軒、方塊酥等,這些都是一般非嘉義地區的人講得出來的東西,我才驚覺在嘉義生活了六年的自己,竟然與他人相同,而身為一個研究生應該從自己所處的地方開始關心,才能熱情地投入學問的探查,於是在這樣的想法之下開始萌生了對於舉辦「我愛嘉義我+1」的活動動機,希望從關心土地開始並藉由活動讓中正的師生都更了解嘉義這片土地的美好。
這個活動一開始由曾光華老師提出大致上的構想,並由中正行銷所與企研所的十位同學來詳細企劃、執行。挑選十八間嘉義的在地企業,分別代表著「守護家業」、「守護健康」、「守護土地」的概念,這些企業或許在我們的腦海中從未出現,但卻有著很棒的核心價值與優良的產品,在產業中默默的耕耘,甚至聞名世界。但這些豐富的人文故事,大多的師生卻不知道令人十分惋惜,因此主要想透過展覽、講座、體驗等活動讓中正大學的師生更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嘉義,以及在這片土地上不能不了解的人事物。
「我愛嘉義我+1」活動開幕當天曾光華老師 與行銷所及企研所同學(黃姵嘉/攝) |
這個活動一開始由曾光華老師提出大致上的構想,並由中正行銷所與企研所的十位同學來詳細企劃、執行。挑選十八間嘉義的在地企業,分別代表著「守護家業」、「守護健康」、「守護土地」的概念,這些企業或許在我們的腦海中從未出現,但卻有著很棒的核心價值與優良的產品,在產業中默默的耕耘,甚至聞名世界。但這些豐富的人文故事,大多的師生卻不知道令人十分惋惜,因此主要想透過展覽、講座、體驗等活動讓中正大學的師生更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嘉義,以及在這片土地上不能不了解的人事物。
施肥-「從無到有的計畫,讓想法不只是空想」
曾光華老師(左)與總召蔡俊戎(右) 合影(黃姵嘉/攝) |
灌溉-「從挫折中學習成長」
整個活動從企劃到執行,甚至到活動結束後的收尾,都是一連串的挫折。第一個碰到的大難題就是要提企劃書給縣政府,但由於是一個全新的活動,因此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光是企劃書的修訂就歷經了一個月,無限循環的與老師開會討論,終於在一個月後有了確定版的企畫書。而開始構想規劃展出時,最難的就是真正的深入去了解這些企業、為他們規劃出展覽的內容、展區的設計等。一開始我們只是一昧的去想了很多「手法」要吸引大家來看展覽,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本質-必須深入地去了解這些企業,才能把他們珍貴的價值傳達出來。
展場實景(高巧穎/攝) |
除了透過閱讀《產業在嘉》這本書籍去初步了解每間企業的特別之處以及在地故事,我們也透過實地訪查的方式與企業人士直接對談、直接去看他們的廠區與公司內部,讓這些感官的直接衝擊使我們有直接的靈感,也更能夠深刻體悟並傳遞出其精神。但是在我們十人團隊中,每個人都有論文或實習等事要忙,要怎麼溝通擠出大家共有的時間,並激勵大家有一致的目標去完成這次的活動又是一項難題,幸好我與團隊成員們都有著「這不只是一個活動而已」的共識,而是將一顆屬於我們對於土地關懷的種子埋下,我們不僅要有信心,更要有義務將這些故事分享給大家。
茁壯-「成果與體悟」
從了解各家企業開始,到挑選廠商、接觸廠商,實地歷經了十二間的企業參訪,在翻閱過無數的書籍、不斷查詢網路資料與訪談,到最後的展場規劃及安排,我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實嘉義這個地方不是缺乏資源,缺少的是我們去發現他們的能力。這些企業都是在國內數一數二、甚至聞名全球,但我們在嘉義真的什麼都不知道,當外人問及我們嘉義的特色、對嘉義的了解時,我們的回答總是表面,因此經過這次的活動之後,我們不僅更了解這片土地,也創造一個平台讓更多人一同收穫成長。過程中不敢說沒有老師們的協助,但絕大部分的九成以上都是團隊成員們一點一滴所策劃出來,活動結束後給我們的感想與心得並不是覺得展覽辦得有多成功,我們覺得那是一種驕傲,一種原來只要我們夠注意、夠細心,我們幾個年輕人透過我們的自主性與創意,也可以做出一番像樣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