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103/李虹賢
你可曾想過LV、Apple也賣稻米的話,能賣多少錢?你是否知道15年前台灣稻米價格一斤22元,15年後的今天一斤則是23元,一般物價都已成長4倍以上,但米價卻相差無幾,也就是說農作物是唯一沒有隨一般物價水準提高的產品,但到底是我們需要農村,還是農村需要我們?
這次很榮幸採訪到廖誌汶先生,一位將自己定義成生活型態提供者,而非農業生產者,就讓廖誌汶先生來跟你說個故事,一個如何讓農業捲土重來的故事。
倦鳥歸巢,在泛黃的回憶裡飛翔
花的種子是黑色的,卻能開出鮮豔無比的花朵,同樣有著被豔陽親吻、十分黝黑的臉龐及留著一撮性格的鬍子,重新為農村綻放出旖旎風光,他是廖誌汶,今年40歲,早期熱愛音樂的他有著成為音樂人的夢,所以18歲時就開始在PUB演奏,同時也認清讀書並非他的熱情所在,因此大學選擇休學,邁向歌臺舞榭的道路。
有個性的廖誌汶先生(吳佩穎/攝) |
世事難料,近五年來受到大環境影響,唱片業每況愈下,廖誌汶的工作內容是多媒體創作,負責編制來電鈴聲,由於手機的普及化,這部分是少數可以在音樂界賺到錢的,但也只是差強人意,更遑論別人了。頓時,廖誌汶想起那存放在心中已久的夢-「務農」,小時候因受到父親是農夫的影響,鄉野田園間成了他的遊樂園,獵戶星座那片天,繁星忙出場,不斷為他換幕表演,這是一個仲夏夜的夢。
走踏稻間田埂(廖誌汶/提供) |
想釣魚,就要像魚那樣思考
回到宜蘭三星老家後,看到的是桑榆晚景的落寞,在無邊無際的田野裡不再有許多揮動鋤頭像親吻的畫面,取而代之的是,碩果僅存的老農夫將自己佇立成稻草人,遲遲的等,等待一個看不見的農業未來。
廖誌汶說:「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警訊,因為人是文化的根基,若人不在了,農村文化將漸漸消失殆盡。」但究竟怎麼做才能讓農業捲土重來,廖誌汶開始實驗他的想法,從『一顆草莓』和『一顆文旦』開始。
「採」草莓,是現在司空見慣的事,但你可曾聽過「種」草莓,廖誌汶在上下游News&Market平台註一發起種草莓的活動,原本心想,真的會來參加的人應該是屈指可數,但結果卻高達150人,這才讓廖誌汶恍然大悟了解到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對果農來說種植是份工作,但對都市人來說這是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當消費者種下草莓的同時,也意味著下次還會前來採收,這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若要宣傳消費者直接去超市買草莓,可說是難上加難,但現在藉由此種作法,不僅彼此互惠,更能讓消費者深入了解果農業,一個台灣原汁原味的產業。
世界最貴的文旦和會生小孩的文旦(廖誌汶/提供) |
實驗結果證明了一切,一千多斤的文旦銷售一空。消費者真的想買文旦嗎?不,他們只想買一個精彩。
想釣魚,就要像魚那樣思考,藉由實驗,廖誌汶有了一份淡泊的領悟,回到根本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才是行銷的關鍵所在,於是他創辦了社會企業-「幸福果食」,民以食為天,以最簡單的「吃」為出發點,開始為農村打造一個專屬品牌。
腳印就是最好的養分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廖誌汶/提供)
|
相較於社區營造是硬體面的活動,廖誌汶想用創意的方式替農村加值,但絕不是「幫助」農民,因為幫助隱含著一種上對下的關係,所以用「合作」的概念為出發點,深入不同的鄉間,用不同角度記錄台灣的農村,以另類方式協助農民開發具市場性的農業產出,「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於是應運而生。
消費者們割出一塊用餐地,並於此享用晚餐(廖誌汶/提供) |
廖誌汶認為:「消費者要的東西絕不只是那頓飯,而是期待在農村能創造出什麼樣的驚奇!」於是他讓消費者體驗收割稻草,割出一塊用餐的地方;讓消費者盡情表演,在大地的舞台上演出「行動劇」,現在,每個人都回到過去,成了在田裡嬉鬧的頑皮小孩,就連王品董座戴勝益來此也玩的不亦樂乎。原來『人』,才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現在你也可以一起加入,加入在這幅如畫的景色裡。
大地藝術創作 (廖誌汶/提供) |
廖誌汶滿腔熱血地說:「參與是贊助我們最直接的方法,來吃頓飯、按個讚都是贊助、覺得很蠢也是贊助。因為,自始至終你早已參與在台灣的一切。」
獨木橋也許勝過陽關道
廖誌汶說:「現在年輕人只一味想賺錢,殊不知自己身陷在槍林彈雨的戰場裡,還怨天尤人只有22K;但事實上,找到平衡點比找到戰場重要,深入了解前端戰場(消費者),認知趨勢,並反其道而行,日正當中的太陽終究會落下,夕陽也終究會再升起的。」
註一
上下游News&Market:是一個關心友善土地議題的獨立媒體,關注台灣的糧食自主、食品安全、農村文化、地產美食及綠能生活的平台。
相關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