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From A to A+,談團隊合作


MBA102/賴崴吾

橄欖球精神,激發團隊戰力
(影片引用自

     隨著高學歷的普及化,業界對於新鮮人的第一印象,並非專業知識與能力的不足,而是自我意識過於強烈,進而無法順利融入公司團隊的運作,此舉不僅會弱化個人的社交關係,更會反應於企業的營運績效上,影響甚鉅。因此,本期專題報導將透過業界與學界的觀點,向讀者們分享團隊合作的意義與必要性,期望能喚起職場中打拼的人們對其加以重視,並進一步實踐之。

特力集團專案管理室經理 鍾惠貞  
  (鍾惠貞/提供)
團隊的本質


 面對生活中龐大的競爭壓力,優秀的個人能力將不再是成功的唯一要件,如何善用並整合周邊的人事物相形之下更加重要。特力集團專案規劃室經理鍾惠貞為團隊合作下了一個簡潔有力的定義:「所謂的團隊合作就是希望發揮『綜效』,也就是達成1+1>3的效果。」若能深入瞭解個人的差異,並將之轉為其獨特優勢,進而在團體中發揮地淋漓盡致,一個傑出的團隊將就此誕生。

 提及團隊合作,通常只看見眾人達成的績效,卻往往忽略了團隊中個體所具備的能力與特質。讓我們試想:「為何要組成團隊?」探究原因,莫過於個人能力缺乏或有所限制,才會希望藉由眾人之力,進而各擅所長完成任務。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陳加屏指出,團隊中的成員除了對於本身能力的自覺外,必須注意自己是否有能力扛起責任,避免過度依賴他人,而這正是所謂「當責」的概念,也就是在失敗發生時,透過自己的力量持續讓團隊往成功之路邁進。

成就優秀團隊的條件
 
    一個良好團隊的構成需要融合許多要因與基本素質,不論身處何種單位,其實團隊成員間的能力相距不遠,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才能有高績效的表現呢?


渣打銀行國際儲備幹部 吳晢楷
(陳玫君/提供)
 我們常說一群人相聚共事最重要的莫過於「溝通」,由於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對事情的期待亦會有所落差,因此溝通的績效看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取決於隱藏在背後的利害關係。任職於渣打銀行國際儲備幹部的吳晢楷說道:「團隊中除了提出自己的意見,也要學習怎麼去聆聽他人的看法,必須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再去做,才可能達到雙贏。」,而促成順暢溝通的第一前提莫過於「聆聽」二字,懂得從隻字片語中體認對方的思維,才能跨出互信互諒的第一步。另外,鍾惠貞亦提到,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前,必須先釐清本質:是為了回應?還是為了了解而溝通?方能掌握溝通的節奏與深度,達成最佳的效果。

 在完成初步的溝通與認識後,便開始進入團隊的核心運作,此時,又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呢?鍾惠貞建議大家可以從四項要素著手:

u  建立一致的共識與目標
團隊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一開始如何建立共識。由於環境的變動日益劇烈,使我們都陷入很快就得做決定的處境,此舉不僅減少了思考的機會,也降低了決策的品質,因此必須要讓每一個人有權衡的時間,即便答案會與當下做決定相同,但在經過內心的深思熟慮後,將會更樂意為團隊貢獻己力,在制定目標時,達成共識的可能性也會大增,有了共識,組織效率自然大幅提升。
u  Open mind
團隊中的個體都期望並需要被公平地對待,不論你扮演何種角色,都有機會一展長才。合作過程中,「領導」會是決定成效的最大因素,每個人都會在某些關鍵時刻展現領導長才,一步一步發揮影響力,此時,團隊中每位成員皆須秉持著開闊的心胸,把握住每個能讓自我成長的機會。
u  快快做,快快錯,快快改
由於團隊成員間缺乏信賴與認同,因此做事都要求自己一定要well prepared之後才能呈現,此現象長久累積對整體來說絕非益事。當團隊凝聚出初步共識後,必須學會設立「小目標」,讓大家在初期時迅速投入,然後迅速受挫,經由不斷地檢討與改善,才能逐步建立起團隊的信任與安全感。
u  歸屬感的確立
怕犯錯是人的天性,因為大家都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也怕被責怪。此時,有著開放的心胸、能體認錯誤,並接納團隊成員的協助與鼓勵,歸屬感將應運而生,有了歸屬感,你將會更專注、更投入於每項挑戰。

 上述要素的發揮與融合過程是漫長而繁複的,但唯有勇於嘗試,互信互助,一個優秀團隊才會在這樣的歷程中逐漸磨合,進而成長茁壯!

欲成大事,先求人合
 
    在瞭解團隊合作的基本精神及組成要素後,讓我們換個角度,轉而關注人際的問題:衝突與協調。


中正企研所助理教授 陳加屏
(賴崴吾/攝
 回歸衝突的本質,是由於各人內心對於事情的優先順序不同所致,但身處團體中,群眾利益是高於一切的,此時不論是檯面上或檯面下的衝突皆難以避免。陳加屏以管理學的角度,將常見的團體衝突略分為兩種:群際衝突與群內衝突,而本文所探討的較著重於「群內衝突」的部分。導火線多半是性格不同而導致人際上的摩擦,另外,言行不一也是常見的衝突起因,上述種種情形皆會使團隊中充滿了負向能量,最直接的影響除了績效低糜,更甚者將導致團隊崩壞與瓦解。

 至於該如何消弭或極小化衝突?吳晢楷建議可從「成員互動」與「主管協助」兩點做起。除了日常公務互動外,亦可利用休息時間或週休假日進行非正式的交流,透過較為輕鬆的氣氛進行溝通與請益,促使彼此相互了解各自的想法與價值觀,日後有意見相左之時,也較能為對方設想。若衝突並非團隊成員間能妥善處理,則主管必須主動出面協調,深入了解衝突緣由與兩者的認知,方能給予適時且正確的幫助,並給予足夠的資源,為可能惡化的衝突設立停損點,進而轉風暴為天晴。

 雖說「向心力」是團隊運作的重要動能,但請牢記,真正的凝聚並非藉由妥協而來,在價值觀多元的年代中,除了信任他人,更要確信自己,不怕犯錯,遭遇問題勇敢開口,唯有真心溝通,不論面臨何種困境,最終都將迎刃而解。

懂得付出,就是最大的收穫

 每當求職季來臨,加上媒體大篇幅報導,團隊精神才會再度被放大檢視。但,與人為伍,互信互助的特質真可在一朝一夕間養成嗎?答案想必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面對這樣的趨勢,我們該如何自處?

 首先,可從「正確的心態」開始培養起,吳晢楷說道:「多與業界的學長姊或老師接觸,透過聊天分享的過程去瞭解真實情況為何,在進入職場前先養成正確的心態,未來自然會比較順利」;其次,談到「認知」的問題,鍾惠貞表示,人們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如:溝通與協調)只佔15%,另外的85%是品格教育與自我認同,因此,清楚自己要什麼、回想自己經歷過什麼,最後知道自己掌握了什麼是很重要的。鍾惠貞認為,循序漸進的觀念很重要,絕不能輕忽任何一段過程,她也表示:「自己擁有過的,才給得出來」,認清上述三件事,自然就會盡己之力,為團隊心甘情願地做出貢獻。

 最後,陳加屏亦鼓勵大家多多參與志工等社會服務活動,從中真正實踐互信互賴的精神,讓心中的價值觀拼盤充滿著合作的元素,長久下來,對自己,甚至社會而言將貢獻良多。當困窘之時,心中只存在著自我,也許會找不到出口,但轉個角度觀察別人,便會豁然開朗,試著放眼整體,或許你將會在多元的思維裡,找到真正的自己,進而成為能帶給團隊非凡影響的關鍵角色!

 競爭,不再是讓自己脫穎而出的唯一方式,突顯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早已成了過去式。一個優秀的團隊,能讓我們從運作過程中發掘自我特質,進一步影響其他成員,激發出璀璨耀眼的火花.最終達成共存共榮的雙贏局面。面對團隊生活的挑戰,你/妳準備好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