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還在代工嗎?

中正大學企管所 洪清德教授


圖片引用自

 代工()與品牌的議題在80年代宏碁的倡導之下興起了第一波熱潮,而在近年來社會大眾對品牌的熱衷又再度興起,這次和過去有什麼不一樣呢?80年代主要為我國PC廠遠赴美國打品牌,結果是多數失敗收場,今日則是百花齊放,參與者涵蓋我國不同產業的廠商,而市場也擴散到歐洲和中國大陸,除了資金和技術之外,經過了20年我國在設計人才方面已大幅度成長,加上中國大陸對台灣產品的接受度,第二波品牌熱潮正方興未艾。

 焦點再度回到我國資訊產業業者,電子五哥仍只有宏碁(明基)和華碩走品牌路線,其餘仍堅守代工;代工雖利薄,但週轉率高,因此雖有茅山道士(毛利率3%~4%)之嘆,業主仍名列華人富豪榜。但若從別的角度切入,則代工的代價立即浮現;以員工而言,固然有不少工程師因分得股票而致富,但近日Apple在大陸的代工廠仍傳出媒體報導薪資低於最低工資,再則,代工產業吸走了我國最優秀的人才,一流人才駐守生產線執行初級作業員的工作,長遠將負面影響我國升級附加價值更高的新興產業。

   上述各項隱憂或是明顯缺點皆有多人討論過,我則補充另一點,在國際分工的原則之下,我國為歐美知名大廠代工似乎是必經之路,而事實也證明我國業者也因代工學習到製造的技術,今日的中國製造就是台商交出的成績單。然而久戀代工亦將延續我國業者位階永遠低於歐美大廠的不平等關係,品牌加上技術是脫離此桎梏的不二之道,當企業主以他公司的股價、營收、甚至個人財富來告訴你,代工沒什麼不好時,請記得,代工和品牌的抉擇還有其他更重要的角度需考量。 

 最後,除了代工和品牌,有否第三條路?施振榮的微笑曲線另一端很早便指出透過研發生產關鍵零組件是另一選項,雖然我國的技術離歐美大廠仍有不小差距,但大陸和其他新興市場是我們最好的機會,聯發科在山寨機的優異表現便是證據之一。其他則包含威盛的中國芯晶片,奇美的LCD電視面板等,原本已陷入空前危機的奇美電子因搭上大陸家電下鄉列車,竟也成為今年第一季我國LCD廠成長最快的廠商,相對的,大陸家電品牌也因獲得奇美的面板而搶回外國品牌在大陸電視的市佔率,韓國人於是以CHIWAN稱呼兩岸。

 從代工向品牌和關鍵零組件延伸,我國廠商在世界舞台努力了30年。大陸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崛起將是我們開始挑大樑的契機,如何抓住此轉折點呢?當各位在做各項抉擇時,請將創新放在前面。同學寫論文、教授做研究,都應以突破現狀的方向為優先,而非安於主流文獻。我國管理學界和廠商一樣,亦為西方主流文獻代工已久(延用西方文獻,缺乏本土貢獻),當有人預言2020年將是華人企業界登上高峰時,唯有創新才能帶領我國管理學界同時揚眉吐氣。你,還在代工嗎?

註:本文的代工指產品組裝,而非關鍵零組件製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